文博學院105-107工作計畫內容表
| 工作計畫 | 執行內容 | 
| 摩課師(MOOCs) 課程  | 
			根據市場需求,每年針對藝術史學、博物館學、文物保存修復三大專業領域選擇專題進行摩課師(MOOCs)課程規劃。 | 
| 海外移地 教學  | 
			
			 每年規劃2-3門海外移地教學課程,已規劃課程包括: 
			1. 藝史系學士班「西洋藝術史專題(二):歐洲18及19世紀藝術潮流」課程赴日移地教學。 
			2. 藝史系碩士班「宗教藝術專題:基督教藝術圖像研究」課程赴日移地教學。 
			3. 藝史系碩士班「現代性探討專題:從波特萊爾到班雅明」課程赴香港廣東移地教學。 
			4. 博古所「博物館行銷」課程赴德國移地教學。 
			5. 博古所「當代博物館展示與建築」課程赴日本移地教學。 
			6. 博古所「當代博物館展示新趨勢」課程赴新加坡移地教學。 
			7. 博古所「博物館E化研究」課程赴澳洲移地教學。 
			 | 
		
| 實作課程 與學程  | 
			
			 * 為滿足國內文博領域對臺灣及東亞考古與傳世文物研究、鑑識分析與保存等相關人才培育之需求,推動「臺灣及東亞文物鑑識與保存實務學程」,配合學科整合之教育政策。 
			* 協助學生校外田野調查的實務經驗、儀器操作、文物記錄與鑑識。 
			* 專題課程結合理論與實務,安排學生進行實作體驗。 
			 | 
		
| 文化資產 學院課程  | 
			105-107年計畫辦理文化部文資局文化資產學院「宗教性文化資產調查研究與保存維護學程」課程與研習營。 | 
| 建立校外 實習機制  | 
			系所設立實習作業辦法及委員會,建立自我檢核機制。 | 
| 海外實習 | 
			 * 實習指導教師赴海外訪視學生實習。 
			* 積極建立海外實習機會與管道。 
			* 爭取學生獎助金,如指導並協助學生申請學海築夢赴海外實習。 
			* 協助學生赴海外實習。 
			 | 
		
| 專題講座 | 邀請海內外學者專家就下列主題進行專講:「文化資產保存與詮釋」、「宗教藝術」、「博物館展示與展品維護」、「研究陶瓷文物之填補材料」、「博物館蒐藏管理」、「清洗對於銅版紙之影響」、「博物館教育」、「博物館觀眾研究」、「漆器保存與修護」、「文化資產詮釋與管理」等。 | 
| 工作坊 及 研習營  | 
			
			 * 每年舉辦3-5場文博專題工作坊,已規劃主題包括科學性保存與維護、博物館照明、攝影類作品之保存維護、文物保存與材料科學、博物館人才培訓、日本屏風的製作與修復、多媒體當代藝術品修復、手工書工藝技法、藝術檔案、文博影像敘事等。 
			* 每年舉辦藝術史教育扎根研習營,以深耕藝術史教育豐富高中職及大學通識教師教學內涵。 
			* 每年舉辦高中暑期藝術史學營,以充實高中生藝術史基礎知識素養並建立生活美學的概念。 
			*每年辦理宗教性文化資產調查研究與保存維護研習營,建構文化資產保存觀念,提升宗教性文化資產之專業知識與涵養。 
			 | 
		
| 推動研發 | 
			 * 敦請海內外文博相關專家學者擔任特聘研究員(Researcher Associate)。 
			* 專任教師每年進行專題研究及執行各項計畫案。 
			* 每年與校外機構進行策展合作。 
			* 結合校內外資源,逐年規劃專題研究社群,以利教學、研究及產學合作,如文物蒐藏管理與數位典藏、博物館照明、博物館教育、博物館觀眾研究、博物館行銷與文創、創意與文化資產保存、紙質文物與東方繪畫修復、油畫與木質文物修復、陶瓷與石質文物修復、中國及東亞研究、書畫與佛教藝術、西洋藝術史、東亞近現代研究、當代藝術與評論等。 
			 | 
		
| 論文發表 | 
			 * 每年舉辦1-2場校內學生論文發表會。 
			* 專任教師合計每年研討會、期刊或專書發表10篇以上。 
			 | 
		
| 出版 | 
			 * 每年出版文博學院學生論文集一冊。 
			* 教師及特聘研究員撰稿出版文博專業領域專書。 
			* 本院與校外機構合作出版文博專業領域專書。 
			 | 
		
| 國際研討會 | 與校內外機構合作舉辦國際研討會,已計劃之研討會包括:「超越時空限制-博物館新科技」研討會、「博物館友善平權」國際研討會、「宗教文化資產保存」國際研討會、「即視研評-現當代視覺文化研究與評論」國際學術研討會、「西洋古典、中世紀暨文藝復興」國際研討會等。 | 
| 座談與觀摩 | 
			 *每年春秋各舉辦一場全院師生座談聯誼聚會。 
			*舉辦學校內外跨系所、跨院校的參訪交流與觀摩。 
			 | 
		
| 空間規劃 | 
			 *協助規劃興建漢寶德紀念館。 
			*為解決多年來教學研究以及產學合作實際需求,改善現有分散空間、強化專業教學研究發展空間,規劃博物館學專業教室、文物蒐藏管理與數位典藏工作室、博物館照明實驗室、傳統工藝技法教室、博物館教育活動室、觀眾研究實驗室、博物館行銷與文創實驗室、創意與文化資產保存工作室、特殊材質修復實驗室、臺灣及東亞文物鑑識與保存實務研究教室及相關專業藝術技法教室等。 
			 | 
		
| 海內外 專業交流  | 
			
			 *專任教師及研究員於校外進行專題演講與研究交流及擔任相關專業領域之委員、參與專業領域學會運作、專業領域研討論壇或座談會等場域進行主持、講評人及分享工作等。 
			*邀請海內外專家者於校內進行專題演講及兼任課程、短期客座授課等。 
			*文博專業機構簽署合作協議,發展教學與學術研究交流。 
			 | 
		
